10月9日,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新品种“YD268”实地测产会上传来好消息——由河南农业大学汤继华教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YD268”高密高产且多抗广适,我省籽粒机收...
秋分前后,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张掖,田畴沃野间满目金黄,接天连片的制种玉米地里,机械来回穿梭忙收获、人工队伍齐上阵精收获,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收获后的玉米...
中新网兰州10月11日电 (戴文昌 杨艳敏)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积极抢抓...
金秋九月,甘州区制种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在位于沙井镇的张掖国家万亩玉米核心种源扩繁基地,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拉茎、摘穗、输送、剥皮,金灿灿的玉米装满了运粮车,田间...
近年来,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战略部署,抢抓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立足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加大政策扶...
9 月 22 日下午,“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发布暨农业产业招商洽谈会在张掖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发布 2024 年“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测评价值为 192.38 亿...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达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30%,“张...
金秋时节,在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的张掖国家万亩玉米核心种源扩繁基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金灿灿的玉米装满了运粮车,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甘州区聚焦...
初秋时节,河西走廊上,一望无际的制种玉米丰收在望。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记者来到有种业“黄金走廊”美誉的...
“过去一个玉米棒子从晾晒到完成脱粒半成品包装需要12天左右,现在这个加工厂只需要4天,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预清选设备加工处理的玉米种子,储存在特定的存储设施内,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