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达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30%,“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该地成为全国制种面积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县(区)。
在甘肃华瑞恒祥种业有限公司里,不间断地有前来送玉米制种的车辆,经过称重全部送往扒皮车间进行扒皮,把未扒皮的玉米制种经过机器扒皮,运往晾晒场进行晾晒等候下一步的加工生产。
“今年我公司安排1万亩地的机械收获生产面积,公司采用田间全包叶机械收获加工厂生产线机械扒皮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这项工作得益于2023年甘州区制种大县奖补项目对种业种子生产线产能提升项目在我公司成功实施,目前我公司两条扒皮生产线共8台扒皮机组正常运行,收获工作有序进行中。”甘肃华瑞恒祥种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旭东说。
近四年来,甘州区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新品种研发、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成立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玉米制种产业联盟,制定出台《甘州区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甘州区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方案》等重要政策措施,对全区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建立相关竞争激励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鼓励优质基地向优势企业配置,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严厉查处套牌侵权、私繁滥制等违法行为,为全区种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沙井镇兴隆村的玉米制种田里,10多台玉米制种收获机在来回穿梭,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其中一辆由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山东巨明集团、区农机推广部门持续开展制种玉米收获机研发技术攻关,第三代制种玉米收获机已经在玉米制种收获机队伍中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和甘州区深化校地合作,在制种玉米机收方面产出了重要成果。通过四年的努力,今年研发的第三代制种玉米收获机通过缓释摘穗和渐变剥皮作业,整机作业效果满足机收标准。目前样机已开展疲劳性试验和社会化服务,后续将定型熟化和批量生产,投入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中。”甘肃农业大学制种玉米收获机研发项目技术负责人史瑞杰说。
近年来,甘州区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支持玉米种子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投资建设张掖市登海种业西北科研中心等项目,与中国农大合作建立玉米雄性核不育技术示范基地,张掖市金葵花种业公司成立甘肃省首个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工作站,围绕玉米制种产业取得专利等科技成果达300多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省审玉米新品种315个,引进培养技术人才300多名,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0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该区设立种子法庭,加强法治保障。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参与化解各类涉种纠纷,为涉种案件审理增添专业视角和专业支持。同时,构建服务制种产业“法庭+”模式,与辖区党委政府、行业组织、制种企业联动,凝聚解纷合力,化解行业风险,为制种“种产销”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
“全区累计投入奖励资金8540万元,对11家龙头企业进行产能提升改造,支持企业研发,购置玉米制种去雄、收获等环节机械设备,种子生产加工能力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种子年加工能力较2020年末提高25%,年节省劳动用工成本1000万元以上。”甘州区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殷生斌说。
上一篇:种子生产“黄金走廊”的三个变化